很久没有拿起相机,我甚至无法大言不惭地说我拿起相机按下快门的这件事,叫摄影。只有心底对宾得ME-super的蠢蠢欲动在提醒我该对这事儿抱有热情,正如那些一年发情两次,每次持续半年的人一样。幸好我与相机的蜜月期还没过,蜜月旅行也不过四五次,但彼此间的爱亦可谓忠贞不渝永不变。
这一次,穆恩同学的到来让我有拿起相机的理由,在7D比D80好太多的前提下,我拿起的是他的相机。
广州。
即使社会地位再卑微,书也能洗涤一切心灵。
外来工,广州典型的一面。
旧球鞋的主人或许是个翩翩少年。
他在午后的沙面睡着。
老广州非常关心城市的现状与未来,处处是看当地报纸的老人。
这是我从栅栏洞里拍的他。
广州的市井味道。
老伯闲适地在树下喝珠江啤酒。
噢卖尬,我真的不喜欢吉娃娃。
信箱是我最喜欢的符号。
文革时留下的标语赫然在目,却被琳琅满目的饮料搓减了锐气。
卖鸡公榄的男人。
广州的老自行车都有牌照。
珠江边锻炼的大爷。
穆恩最喜欢的一张,和谐社会。
去广州许多次,从来不知道广州有这样丰富的风土人情,虽然走的还是曾经走的路,却因为身边人的不同,风景于是变得灿烂起来。不得不再次重温那句矫情的话,一个人就是一座城。而穆恩的存在与出现,让每座城市都变得不一样,无论是过去索然无味的都市,还是将来充满未知的小镇,旅行的魅力总在不远处向我们挥手,成为心中不变的主旋律。
沙面名声在外,现实却与想象有些许差距。没有太多人文景观,能切身体会到的只是树的清新与花的静放。这闹市中的一方净土,让我想起去年秋天的鼓浪屿,不同的两个地方,我们同样地慢慢散着步走过。
华侨城。
距离上次去华侨城已有一年多的时间,风景不变,只是认识了新的狗,哈哈。对于我而言,去不同的地方意义在于认识不同的狗。
华侨城创意园是深圳少有的文艺腔聚集地,那里还是让我产生一丝亲切感,虽然我并不认为自己与文艺腔多么亲近。我们曾经亲密,然而现在它被我远远抛弃。我只要阳光驱除阴影的生活,我只要像现在这样,内心简单又感到丰富。
观澜版画村。
一颗红心向着党。
这小孩做超人的决心很坚定。
童鞋,你走光啦~
红星照我去战斗。
咦,那边有帅哥!
城/管出动,大家快跑!
鸳鸯。
屋角灯笼。
这张不得不说是穆恩的作品。
最后我在海上世界酩酊大醉。
最喜欢的一张,还是穆恩拍的。
这样的出行日后还会有许多,这样照片交互的情况也必定会发生,还是老规矩,拍得好的是我拍的,拍得不好归穆恩。看来拍照的乐趣在于换相机,而不是勤练习,哈哈。
评论